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热点透视  | 心理新闻  | 心理治疗  | 个案分析  | 心理咨询  | 中心简介  | 招生培训  | 梦与解梦  | 学术动态  
心理健康  | 专家名人  | 心理文摘  | 儿童心理  | 青少年心理   | 性学七味  | 女性心理  | 中老年心理   | 心理夕阳红   | 心理娱乐    
HyperLink
您的位置:Skip Navigation Links首页 > 心理咨询 > 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   
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
    阅读次数:1870 

 

中国心理分析网

       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  宋微涛

 

 

    

四川省的大地震,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包括我们。看见那么多的人,正在经历严重的创伤事件,有这么大的心理需求,希望通过我们(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http://www.sdzsp.com/)心理专业网络和知识,为国家尽一点力。

我们试图将一些简单、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总结出来,能让更加多的人,尤其是想帮助他人,而没有心理治疗、辅导、教育基础的人士,都能应用,让更加多的人受益。

本材料中的内容,会以尽量简洁、着重步骤重点,如果您想了解理论的话,请参考其它的相关的著作。


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
要说:
•    
对于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我觉得很难过。
•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    
我很高兴现在你和我一起在这里。 
•    
我很高兴你正在跟我说话。 
•    
这不是你的错。
•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可以理解的。 
•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    
你不会发疯的。 
•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变得更好,而你也可以变得更好。 
•    
你的想象会造成一个比事情原本的样于更可怕的现实。 
•    
哭泣、憎恨、想报复等都是没关系的。
 
不要说:
•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    
你是幸运的,还有其它的孩子/亲属等等。
•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    
你爱的人在死时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    
在她/他死前已过了又好又丰富的一生。
•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    
你会走出来的。 
•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对于你自己——_救援者的自我保护

记住:只有科学地保护好自己,才可以更多更好的救助他人!
保护你的感觉
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出现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因此在下到现场,请你务必注意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
•    
体能下降,缺乏动机,感到没有自己的时间
•    
与他人交流不畅
•    
情感迟钝
•    
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    
绝望
•    
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受灾者相比微不足道
•    
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
•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
•    
觉得自己本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    
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    
感到不够安全
•    
睡眠出现问题,噩梦
•    
集中注意和决策困难
•    
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
•    
失去信任感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     缺乏休息制度
•    
工作量过大
•    
缺乏他人的指导
•    
救援者有个人压力
•    
对自己过高期望

为了更好地帮助地震灾难的受害者,你应该怎样应对?
•    
改变上述危险因素
•    
巩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    
同事间相互支持,适时地将你的感觉和救灾的经验与同事讨论和分享(如果可能,每天找一个时间救援人员一起分享自己的情绪)
•    
找到放松和娱乐自己的方法,安排好充分的休息和娱乐
•    
定时定量的饮食,不管是不是有胃口
•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可能尽量不去其他灾难的现场)。
•    
注意休息(不要总和受害者或幸存者在一起,每天必须有救援者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    
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 :考虑如何更好地谈出你遇到的情况、你做的工作及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
•    
与你的同伴相互鼓励、打气,相互肯定,绝不要相互指责
•    
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并表达和疏泄出来
•    
在需要时,及时提出需要帮助

你怎样寻求和获得专业的心理帮助
可登录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网址http://www.chinacpb.org/,上面有专业心理创伤和灾难心理干预专家的名单。如果超过1个月我们仍然很难从地震灾难中走出来,请考虑就近与有关专家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

请您随身携带这份资料,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反复阅读并尽量按照我们建议的去做,这会帮助您更好地帮助地震的受害者,并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

 

地震大灾后心理辅导
教师手册


   921震灾的救灾任务陆续告一段落之际,漫长的灾后心理社会复健的工作更是重建家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位居教育岗位第一线的您,在这次灾害中,或许是直接受害者,或许是间接受害者,但当您回到校园,面对过度惊吓的学童该如何处置,您又该如何提升自我察觉以增进自身的辅导效能,相信您们的心中仍有许多疑惑。
  在这本921大地震后,有关心理辅导的教师手册中,我们将向您说明灾民心理现象、心理辅导的原则、团体辅导及个别辅导的简单技巧、在该地震事件中对灾民可能造成的创伤经验甚至导致的心理困扰现象,以及当您需要进一步辅导信息的相关资源时如何获得等内容。希望这本小册子可以发挥「自助助人」的功能,将地震伤害的冲击程度影响层面减缓到最低点。
  经验是我们的导师。经过地震后,我们看到民间社会力的多元流动与聚合,这使我们体认到台湾社会永续经营的根基,是系于我们对这块土地的深厚感情;而创伤经验的伤口缝补唯有透过全民以互信互谅为基础,以理性态度营造浩劫后的全民心理社会质量。很久以前,几位大哲已明确指出,「历史上重要的人事物往往发生两次,但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是个悲剧,第二次再发生时就是个闹剧。」避免历史的闹剧,需透过全民力量的镕铸打造为基础,希望这本小册子是能当为块地基砖头,对大家在重建家园的心理复健工作上有所帮助。
目次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二、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
三、教学场景下的辅导原则
四、心理创伤行为检核表
五、灾后各项事务与心理咨询的资源电话
六、中部灾区图示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921集集大地震如此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反应
害怕
?
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症状
?
疲倦
?
发抖或抽筋
?
失眠
?
呼吸困难
?
作恶梦
?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
心神不宁
?
恶心
?
记忆力减退
?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
注意力不集中
?
子宫痉挛
?
晕眩、头昏眼花
?
月经失调
?
心跳突然加快
?
反胃、拉肚子


缓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变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
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
?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2.
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3.
高度的警觉性: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
?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
易怒或爆发愤怒
?
注意力集中困难
?
过度警觉
?
过度的惊吓反应
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反应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一般而言,这些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目前看起来状况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来。由于儿童与青少年们对灾变事件(例如死亡)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稍异于成人。以下的整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分述如下:
所有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
害怕将来的灾难
˙
对上学失去兴趣
˙
行为退化
˙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不同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典型反应:

学龄前(1-5岁)
˙
吸手指头                         ˙尿床
˙
害怕黑暗或动物                   ˙黏住父母
˙
畏惧夜晚                         ˙大小便失禁,便秘
˙
说话困难(例如:口吃)           ˙食欲减退或增加
  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以往所处的安全的世界,因灾变而遭受破坏,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学龄儿童(5-10岁)
˙
易怒
˙
哭诉
˙
黏人
˙
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
˙
明显地与弟弟妹妹竞争父母的注意力
˙
畏惧夜晚、做恶梦、害怕黑暗
˙
逃避上学
˙
在同伴中退缩
˙
在学校失去兴趣或不能专心


  退化行为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失去宠物或有价值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特别难处理的。
青春期前(11-14岁)
˙
睡眠失调
˙
食欲不振
˙
在家里造反
˙
不愿意做家事
˙
学校问题(例如:打架、退缩、失去兴趣、寻求注意的行为)
˙
生理问题(例如:头痛、不明原因的痛、皮肤发疹、排泄问题等)
˙
失去与同侪社交活动的兴趣

  同侪活动在年龄层特别明显,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并和别人一样,反应以减低紧张和焦虑及可能的罪恶感为目标。
青春期(14-18岁)
˙
身心症状(例如:排泄问题、气喘)
˙
头痛与紧绷
˙
食欲与睡眠失调
˙
月经失调与月经困难
˙
烦躁或减低活动、冷漠
˙
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
不负责或犯法的行为
˙
对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减少
˙
注意力不集中
˙
虑病症(不断担心自己有病痛,但无医学上的根据)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她)同年龄的同侪,他们特别容易因同侪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是最常见的压力,也是最急需处理的危机,大多数会出现以下反应:
  
˙
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
˙
身体不适,例如没食欲、呼吸困难
˙
觉得自己被抛弃,对过世亲人生气
˙
对亲人的死亡自责
˙
模仿过世亲人的行为或特征
˙
变的容易紧张
˙
担心以后没人照顾他 
˙
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特别乖、特别顽皮


二、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
  921大地震让学童面临空前重大的压力。学校复学之后,学童心理复健的责任便直接落在教师的肩上。然而大多数的教师也是这次震灾的受害者,承受着丧失亲友、财产的伤痛,同时身兼受灾者与救难者的双重角色。即便是自己未亲身经历灾害、失落亲友,但经由媒体的报导或亲友间的传述,也真确地感受到这次大地震的震撼。因此,在复学之后,这势必成为校园内每一位成员所必须立即面对的,若教师无法先平复自己情绪,将对学童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故在此我们列出救灾人员在面临如此灾难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与自己能做的因应对策,期望能对教师情绪的平复有所帮助。最后,我们列出教师们在帮助学童时可能面临的挫折与因应方式,希望能对教师辅导学童时有所帮助。
面对如此重大灾难之后,您可能出现以下反应: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
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
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您能为您自己做些什么
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哉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
 ?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
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它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
  
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它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
 ?
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然而,当您在学校面对学童,试图帮助学童走过大地震所带来的阴影与伤痛的过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这许多的挫折:
   
 ?
因为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学童做的更多而产生挫折感与罪恶感。
 ?
为学童的遭遇感到十分悲伤,甚至由学童的反应与行为,回想
  
到自己本身的情形,进而严重影响个人情绪。。
 ?
原来怀抱满腔热情想帮助学童,却因为学童拒绝谈论灾后创伤
  
或拒绝关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您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
肯定自己有这些心理反应,如罪恶感、悲伤、忧郁等,都是正常的。
 ?
可以与其它教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
 ?
对学童多些包容。学童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出现一些常
  
行为,例如学童会很黏老师、愤怒攻击其它学童、或出现一些幼儿时
  
期才会有的行为。
 ?
确认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自助而后助人,期望这本手册提供的方式能帮助教师平复心情,使您更有心力帮助学童安心就学,如此不仅能协助学童度过心理的困顿,也能减轻学童父母的负担,不需花费更多力气安顿孩子的身心,而投注更多的心力于家园的重建。

三、教学场景下的辅导原则
    在灾后,面对学生所可能出现的身心症状,如何安抚其情绪及进行辅导,便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事实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所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进一步的发现及做出及时的辅导,避免学生在心中留下阴影,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因应其突如其来的不明情绪,让学生可以经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泄其情绪,并且导正学生对于某些情绪发生的错误观念。以下的介绍,将分为一般性通则与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适用的特则来说明。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一般性通则
正如前述,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在此,我们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简称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师一向具体可行的方法,藉由团体讨论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
  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虑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简化成四个步骤:
1
事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地震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2
思考阶段:
  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3
反应与症状阶段:
  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征兆或症状。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可询问学生:「这次地震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地震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
4
教学与再保证阶段
  在征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学生在这阶段中或许会希望发展出行动计划。他们或许希望发展出一个预防课程,决定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使得面对这次的灾变可以表现得更好,学生的决定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持续提供指导与或取得讯息。
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
1
开放式问句
1)多告诉我一些关于……
2)你会怎么做?
3)我希望你说一些
2
使人成长的气氛
1)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
2)专注
3)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4)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5)沉默(听者保持沉默)
3
催化倾听的几个要件
1) 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世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所想说的,让他自由的表达,以进入他的经验中)
2) 专注在学生言语和非语言的讯息(如学生的眼神、音调和肢体动作等)
3) 依学生当时的心理准备状况,让他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如拍学生的肩膀)。
4
倾听时需要
1) 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
2) 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它事情上。
3) 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播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静,更有利于倾听。
4) 要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打断说话,避免看着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5) 克制你的脾气:一个生气的人容易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错误的意思。
6) 停止说话:假如你正在说话,你并无法倾听。
7) 问问题:这表示着你正在倾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与必要的澄清。
  在经过以上团体的压力处理课程后,若发现学生仍然表现出行为失控、退缩、上课精神涣散、或不名原因的生理病痛等,您可以进一步与当地的精神医疗或心理辅导之专业人员询问。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特则
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的辅导方式
  上述的说明是一通则式的介绍,以下则针对不同儿童及青少年发展阶段的身心需求,提供给教师从事学生灾后心理辅导的参考。
对学前阶段的教师
  此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身边赖以维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他们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慰。我们建议以下的一些活动,不断经验「再保证」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
?
提供他们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
多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提供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如伦敦铁桥、大笼球等。
?
提供孩子绘画经验,最好有一张大的墙报纸,让孩子集体在纸面上尽情表达他的感受,之后再团体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画笔最好不是水彩,此时要的是鼓励孩子画出具体的东西。
?
孩子此时的胃口可能并不是那么好,建议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们在生理与情绪上的补充。
?
用一些不具威胁性或低威胁性的活动来鼓励他们来玩保护自己的游戏,如「假如怕狗狗的小英碰到一只狗狗,她要怎么办?」「假如家里突然停电了,要怎么办?」
?
告知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动,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对学龄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儿童虽已能表达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但他们往往缺乏具体且完整陈述的能力,此外,若他们失去心爱的宠物或物品,他们难过的心情也需要相当重视与安抚。以下是一些活动上的建议:
?
对低年级的学童来说,安排足够的玩具、道具,特别是一些布偶,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仍然相当重要,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
给孩子一面墙(贴好墙报纸),让他们在上面作画,可以给他们一些小主题,如地震时,我家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来陈述每个人的经验,注意仍可拉回到在「通则」中所曾提示过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再保证。
?
让学生编故事,也可以用绘画或用接龙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兴趣,以便于整理与回馈。
?
以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大家来面对这次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学生可以想出许多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整理后给予回馈。
?
亦可以脑力激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室内及家中的防灾预防计划演练。
对国高中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学生大都以能充分表达他们的经验与反应,唯处于同侪认同的阶段,他们往往最关心的是别人的看法,同时也认为自己已是个小大人,因此,我们建议可安排以下的活动:
?
同侪间的团体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抒发与合理化他们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教师可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向他们保证,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甚至是「疯狂想法」在此灾难中都是正常的。
?
让班上分为几个小团体,让他们谈谈救灾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园重建的工作,这可协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对灾难的支配感,这也可让他们建立社会参与的成就感。
?
设定专题讨论,如「小区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题,让学生能先有系统的搜集数据后,加以报告与讨论。
?
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对大自然的现象作有科学根据的了解与认识,避免听信坊间的不实传说,以建立科学家实事求证的态度。
?
认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的意义与价值,这需要透过学校较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题演讲,或由专业的心理学文章的阅读,进行讨论。
?
艺术活动的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活动,将这次的灾难经验转化为具创造力的方向。

四、心理创伤行为检核表
  面临此次重大的地震灾害,不仅是儿童,连成人都遭受了相当大的震撼,在这样的灾难事件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亲人的死亡、伤害及财物的损失,心理上必定会产生相当大的震荡与影响,如无助、强烈的害怕、罪恶等情绪。可能会一再地经历地震灾变时的场景、逃避与灾难事件有关的刺激,此种经历即形成个人的创伤经验,造成某些灾民出现创伤后压力疾患症候群。我们可以想象,儿童所承受的压力与伤害必定远比大人来的深刻与无助,而下列这些问题则是用来协助教师们去观察儿童进而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一件事,当这些症状或是困扰持续一个月以上时,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介入。
记住!在这个时候请与我们联络080-080-990
台大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
(一)创伤经验症状量表
一、身心症状评估
以下有十五个陈述是关于个人面临重大生活事件、意外事故或灾难事件的可能反应。老师们可以就下列这些方向去了解儿童的状况,然后针对过去七天的观察,老师可以藉由观察的结果进行评估。如果「有」这些现象,请圈选「1」,如果「没有」这些现象,请圈选「0」。
最近七天以来的问题                     没有     

1、睡眠困难                             0        1
2
、对该事件有梦魇                       0        1
3
、心情沮丧                             0        1
4
、对突然的噪音或声音感到吃惊           0        1
5
、有人际疏离的倾向                     0        1
6
、容易动怒的情绪                       0        1
7
、不稳定的心情(心情经常起伏不定)     0        1
8
、良心不安、自我责备或罪恶感           0        1
9
、对可能会引发回忆该事件的情境感到害怕 0        1
10
、身体的紧张性                        0        1
11
、记忆力受损                          0        1
12
、注意力集中困难                      0        1
13
、感觉可以接受现况,规划未来          0        1
14
、变得容易怨天尤人                    0        1
15
、对周遭环境开始有了控制感            0        1

二、资源损失情况
1
、失去亲人              无损失    有一些损失    很多损失
2
、失去财产              无损失    有一些损失    很多损失
3
、失去社会资源          无损失    有一些损失    很多损失

三、基本生活条件
   个人情况
家庭情况
 
很差
还可以
正常
 
很差
还可以
正常
1.
饮食   
2.
卫生 
3.
衣着 
4.
住宿 
5.
通讯 

(二)、创伤问题评估表
  在重大灾害之后,因为经历相当大的震撼,所以在任何人的身上,不管是什么背景,几乎都会有一些创伤的经验,老师们可以试着由自己本身做起,了解自己的经验,接着再对儿童进行个别晤谈检测,进一步了解孩童内心的经验世界,再形成帮助他的策略。
1.
在此创伤事件中,你所遭遇到最糟的事为何?
1.
询问关于此创伤经验的严重度
2.
历经此创伤事件,你的感觉如何?
询问特别之解离症状(dissociative symptoms)

麻木感

疏离感

无情绪反应

感觉茫然

感觉不真实

感觉上像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事不关己)

无法忆起事件的部分
3.
你是否觉得自己持续再度体验此创伤事件?
重复经验此创伤:

反复出现影像

重复出现的想法

作恶梦

瞬间经验再现(flashbacks)
4.
企图逃避会回忆起此创伤事件之刺激?
逃避某些刺激

逃避某些想法

逃避某些感觉

逃避某些谈话

逃避某些活动

逃避某些地点
5.
你是否有…..
焦虑症状或是增加警觉(arousal)

睡眠困难    

易怒      

难保持专注   

过度警觉    

容易受到惊吓  

难静下来    
6.
你是否有困难去从事你需要去做的事,或是照顾自己及家人?
功能受到妨害

 

 

 

 

 

(关键词:心理咨询 山东心理咨询济南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 潜意识 释梦 女性心理 儿童心理 青少年心理 婚恋问题 挫折 婚姻 )

上一篇: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四川灾后创伤辅导手册(香港)
站内搜索        免责声明
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E-mail:zhongshanxinli@163.com,主办单位名称: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备案序号:鲁ICP备06008114号,审核日期:2006-02-09
      Copyright   1998—2009   ,Inc.All   rights    reserved   ISP